饿了怎么办?
吃点东西不就解决问题了嘛……
可是如果没有特别消耗体能
却经常无缘无故饿得肚子咕咕叫
你还以为是自己“胃口太好”“能吃是福”
你想得太简单了!
这除了跟你的消化吸收能力、饮食习惯有关
更要警惕可能是某些疾病找上门!
下面就来科普一下
肚子老饿的常见原因
消化能力强
吸收功能差
消化能力强
有的人,同时拥有一个强大的胃和强大的消化系统。同等分量的食物甚至超出分量的食物,一下子就消化完了,胃里排空了,人就饿了。吃得多,也不容易胖。
消化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在饮食的量上。好肠胃,冷热酸甜都能吃,吃得多,吃嘛嘛香,并且没有出现肠胃不适的现象,这是消化功能好的表现。
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糖尿病
糖尿病的三个典型特征是多尿、多饮、多食,但却表现出消瘦和疲乏。
有些人原本食量正常,到了35~40岁,突然变得食欲旺盛,容易饥饿,但体重却随着进食的增多而减轻了,这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而造成的新陈代谢加速现象。这会让身体消耗过量,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胃口大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典型的症状就是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餐后缓解。这是因为进食会稀释过量的胃酸,减缓疼痛,从而导致食量增加,自然而然好像就变的胃口更大了。
向心性肥胖
这种代谢性疾病的典型特点是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有的人食欲亢进,面部肥胖,胸腹部脂肪堆积,四肢却不肥胖形成鲜明对比。
下丘脑综合征
这是一种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症状。起病表现以肥胖和嗜睡为多见,还会出现头痛、视力减退、尿崩、性功能紊乱等。
所以吃的多≠身体好,有可能这是身体给你的疾病信号,要多多注意哦。
少吃30%,多活20年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发现:
每天进食量减少30%的猴子,最长寿命达到43岁(超过该猴群平均寿命20岁),30岁后其外貌和行为都没有衰老痕迹。
问:七分饱是什么感觉?
答: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
简单说,就是虽然没打饱嗝,却已经进入可吃可不吃的“随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