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与胃癌的区分,是胃病患者极为关心的问题,胃溃疡是良性病变,而胃癌则是恶性肿瘤。傻傻分不清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或延误治疗。
正确地区分二者,不仅关系到如何选择治疗方法,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胃溃疡与胃癌虽属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但在临床表现上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溃疡型胃癌"就更是如此,所以极易造成误诊。为了不致贻误病情,不仅医生应该掌握区分两者的本领,就是病人最好也要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以便提高警惕,尽量做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事实证明,只要细心观察,胃溃疡与胃癌还是可以区分的。
图左为胃癌,图右为胃溃疡
一症状鉴别
1. 年龄与病程
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90%的病人均有上腹痛,而且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然后有一定时期缓解,之后又再发作,常迁延多年。而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胃癌一般无明显不适。但一经出现上腹痛等症状,便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
2. 一般情况
胃溃疡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食欲尚可,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很少发生贫血,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而胃癌患者食欲较差,晚期可无食欲,全身进行性消瘦,多有贫血。晚期在左锁骨上可触到肿大淋巴结,上腹有时可摸到肿物。
3. 疼痛的规律性
胃溃疡的疼痛多与饮食关系密切,即餐后半小时开始,疼痛持续几个小时,有烧灼感,其后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发现上述节律。服碱性药物疼痛可以缓解。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与进食无关,进食后疼痛可加重,也可减轻;疼痛性质不定,可以是钝痛或剧疼,常有饱胀感;晚期疼痛加重,多为持续性,服碱性药物也不能缓解。
二镜下鉴别
1. 胃溃疡胃镜下表现
胃溃疡在胃镜下,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
① 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
② 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
③ 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2. 胃癌胃镜下表现
隆起型
主要表现为菜花状肿块突入胃腔,表面呈结节或分叶状,有浅表糜烂、充血、溃疡或污秽的苔覆盖,组织脆易出血。
弥漫浸润型
病变弥漫而广泛,由于癌肿在胃壁内浸润,胃粘膜呈粗糙而僵硬的改变,有浸润感,粘膜表面高低不平,有明显水肿或浅表糜烂,胃体腔狭小或扩张受限,蠕动减弱或消失,典型的病例有“皮革样胃”之称。
溃疡局限型
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溃疡,边缘有不规则的结节状增生,有僵硬感;或呈堤岸状增生隆起,与正常粘膜边界清楚,周围粘膜分界不清,溃疡的一方边缘常有不规则堤岸状隆起,另一方边缘无明显边界,周围粘膜有结节,凹凸不平、出血、糜烂及色泽改变等。此型最为常见。
三早期胃癌有哪些报警信号?
1. 疼痛规律改变
腹部疼痛失去原来胃病发作的规律性,明显不同于往常。
2. 疼痛加剧
胃痛发作时,以往进食或服药后可缓解,而近来虽进食或服药,仍无济于事,甚至加重。
3. 体重减轻
以往胃病发作,对食欲、体力、体重无多大影响,而现在却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等。
4. 便血或呕血
出现持续性便血或呕血。
5. 其他
经毕罗氏E式胃手术后5年以上,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症状等;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胀闷、不适、乏力、消瘦等。
凡出现以上种种征兆,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作胃镜及病理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专家提醒:看完这些内容,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可>>点击免费咨询,或在微信 >>搜一搜 搜索山西肛泰肛肠医院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