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胃粘膜损伤到炎症再到溃疡,这一过程对胃的生理机能损伤也在不断增加,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近年来,胃溃疡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估计约有35%左右的人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则多见于中老年。
为什么会得消化性溃疡?
胃酸、胃蛋白酶是我们消化食物强有效的"腐蚀剂"。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机制是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与黏膜的防御能力间失去平衡,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产生自我消化。
如果将黏膜屏障比喻为"屋顶",胃酸、胃蛋白酶比喻为"酸雨"。那么消化性溃疡就好比是"屋顶"漏了,"酸雨"就会直接落入家里,造成损伤。
部分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病因,既可以损坏"屋顶",又可增加"酸雨"。对胃部损伤更为严重。
病因1:Hp感染
是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高达90%~100%,胃溃疡为80%~90%。
同样,在Hp感染高的人群,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也较高。
根除 Hp可加速溃疡的愈合,显着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
具体根除方法,可咨询我们微信健康老师可了解。
病因2:药物
长期服用NSAIDs、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化疗药物、双磷酸盐、西罗莫司等药物的患者可以发生消化性溃疡。
其中,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是导致胃黏膜损伤最常用的药物。大约有10%~25%的患者可发生溃疡。这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塞来昔布等等。
病因3:胃排空障碍
胃排空延迟及食糜俘留过久可持续刺激胃窦G细朐,使之不断分泌促胃液素,从而导致胃酸增多。
病因4:遗传易感性
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有该病的家族史,提示可能的遗传易感性。
正常人的胃黏膜内,大约有10亿壁细胞,平均每小时分泌盐酸22mmol,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壁细胞总数平均为19亿,每小时分泌盐酸约42mmol,比正常人高出1倍左右。
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性质可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壁的神经末梢有关,常具有下列特点:
(1)慢性过程,病史可达数年或十余年。
(2)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亦长短不一,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3)部分患者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如饥饿痛或餐后痛。
(4)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剂缓解。部分病例无上述典型的疼痛,仅表现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提醒:看完这些内容,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山西肛泰肛肠医院预约挂号中心】对您的疑问进行预约挂号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