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 (简称 : HP ) 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肠型胃癌及胃MAIT淋巴瘤的主要元凶之一,而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预防胃癌很重要的可控手段。
提问者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是不是会产生新的疾病?
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些事。
一、HP不是益生菌,而是一种可传染的致病菌
Hp是一种致病菌,我国新共识也明确提出,Hp感染不是一种人体共生细菌,更不是一种益生菌;除非采取主动干预,否则Hp感染不会自行消除。
全球幽门螺杆菌研究权威、美国的Graham DY教授指出:“唯一好的幽门螺杆菌就是死的幽门螺杆菌,意即“所有活的幽门螺杆菌都是有害的”。
Hp感染者中有10%会出现消化不良,15%~20%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或溃疡出血,仅1%~3%(我国为5%)会发展为胃癌或胃MALT淋巴瘤,但所有的感染者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70%无症状。
没有症状并不是没有伤害,无症状感染者100%存在活动性胃炎,甚至有些已经导致了胃癌,也没有明显症状。而经过杀菌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会得到治愈和缓解。
二、关于药物副作用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主要是铋剂四联(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短期服用铋剂的安全性很高;短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
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是抗生素
三、胃食管反流病风险
多种研究证明,根除Hp不增加新发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根除Hp治疗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复发风险。
随着Hp感染率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但是这部分患者通常食管炎的症状轻微。而且,经过2年后,这些患者食管反流症状会消失。
因此,无需担心由于Hp清除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四、胃肠道菌落失调
根除Hp后,粪便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可能会生短期的扰动,但随着治疗结束,随后基本恢复。
相反,我国专家2020年9月发表在《Gut》上了一项关于幽门螺杆菌对胃肠道菌群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感染者胃部菌群失调,当幽门螺杆菌成为感染者的胃部优势菌群时,感染者会出现胃部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下降,而感染者出现的菌群失调与其所发生的临床疾病密切相关。
五、食管癌风险
众所周知,我国的食管癌96%~99%为鳞癌,食管腺癌仅1%~4%;我国近30年的统计显示,我国HP感染率与食管癌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提示在中国HP不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根除HP并不会导致中国食管癌的增加。
总结
1、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很有效的手段,较佳根治年龄段是18-40岁;
2、根除幽门螺杆菌利大于弊;
3、治疗建议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10-14天;
4、首次筛查和复查都建议采取碳13/14呼气试验。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提醒:看完这些内容,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山西肛泰肛肠医院预约挂号中心】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