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人类慢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会破坏胃粘膜,属于一类致癌物。其进入人胃内酸性环境后生长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它既可以在人的胃内生长和繁殖,也可在人类的粪便、唾液、牙垢和呕吐物中被检测出来。排出体外的幽门螺杆菌会污染水源和食物,苍蝇也可以通过接触粪便进而污染食物。
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消化不良;
缺铁性贫血;
引起消化道溃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这组数据很惊人!
我国由于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负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癌症占45%,其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4~6倍。
4件事染上幽门螺杆菌
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简单的来说就是口口喂食、亲密接吻、不使用公筷夹菜、上完厕所不洗手等行为。
01
在餐桌上感染
在外就餐,如果碗筷消毒不达标,或许多人一起吃饭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02
刺激性食物
由于刺激性的食物易刺激胃黏膜,胃的抵抗力下降,会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03
生吃
很多人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04
接吻
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或大人亲吻儿童,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
出现这4种症状,需警惕
感染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
①消化不良
出现饱胀感、厌食、消化不良。
②反酸、烧心
胃酸过度分泌所致。
③腹痛、嗳气
幽门螺杆菌造成胃溃疡引起。
④口臭严重
幽门螺杆菌导致肠胃消化不良,食物无法被完全消化导致口腔异味。
如果你经常出现
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
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5种措施预防感染
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恐惧,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患者可根除。
建议以下6种情况根除幽门螺杆菌:
明确的消化性溃疡;
胃淋巴瘤;
胃癌;
胃大部切除术后;
长期服用镇痛药、计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患有不明原因的血液病。
01
采用分餐制
如果身边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02
注意饮食卫生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不吃太烫的东西,以及酒和辛辣的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胃的抵抗力,为幽门螺杆菌入侵创造条件。
03
不要“口对口”喂饭
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要杜绝用嘴喂孩子。
04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05
定期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40 岁前,没查过幽门螺杆菌的就可以去查一次;
40 岁之后,建议直接做胃癌筛查,不用单独查幽门螺杆菌;
孩子一般不用查,做好预防,通常建议成年后再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