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疾病。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多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达15%~20%,84岁及以上可达20.0%~37.3%,患病率随增年龄增大而增加。老年人慢性便秘如此常见,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处理。
首先,我们先明确什么是慢性便秘——慢性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费力或有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
老年人慢性便秘不良影响有哪些?
便秘本身并不会产生致命性危险,但老年人慢性便秘如不能有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便秘排便时费时费力,腹压增高,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诱发粪石性肠梗阻、肠穿孔
粪便长时间停滞在肠道,水分被吸收,粪块变硬,甚至形成“粪石”,可堵塞肠腔导致肠梗阻,长时间压迫肠壁可形成肠壁溃疡,甚至导致肠穿孔而发生粪汁性腹膜炎,可危及生命;
诱发缺血性结肠炎
便秘是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便秘造成肠腔压力增高,致肠黏膜血供减少,诱发缺血性结肠炎;
增加结肠癌风险
便秘时粪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导致粪便中各种致癌物质浓度升高,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加了患结肠癌的风险。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专家提醒:看完这些内容,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可>>点击免费咨询,或在微信 >>搜一搜 搜索山西肛泰肛肠医院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