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怀疑有胃肠道疾病,要做些什么检查?
对于出现的消化道的症状,我们应该做哪些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1、首选血常规和大便常规
这是因为长期慢性出血会导致贫血。
大便常规可见潜血试验阳性,如果可见到明显的肉眼血便,则此检查价值不大。
2、肿瘤标志物的筛查
该筛查特异性也不强,临床指南是推荐作为筛查的工具,对于有阳性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特殊检查。
3、胃肠镜检查。
这是相对更直接的证据,门诊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拒绝这项检查的,在美国建议40岁以下的每3-5年完成一次胃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每1-2年完成一次检查。
在这里,提醒大家胃肠镜是排除胃肠道恶性疾病最直观最有价值的检查,切不可因个人原因拒绝此项检查。
4、腹部CT检查
对于胃肠镜无法到达的小肠,腹部CT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某些胃肠间质瘤向肠管外生长的肿瘤,胃肠镜可能无阳性的发现,此时CT作为一个补充诊断,很有价值。
5、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要提前到35岁首次检查,更应该提高检查的频率。
02胃肠道息肉
腺瘤必须切,还要定期复查?
最后,其实不少患者会问到,当消化道发现息肉需要处理吗?
超过70%的息肉是良性的腺瘤,95%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腺瘤逐步发展来的,所以建议内镜下完整的息肉摘除是预防的必要措施,同时建议每年完成一次内镜的复查。
03胃癌的三级预防
祛除高危因素,定期胃镜复查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避免高危因素
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目标是防止肿瘤发生,预防引发癌症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
胃癌的一级预防,针对普通未患病人群适用。主要包括幽门螺旋杆菌(HP)的根除及抗感染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改善营养状况,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针对一些高发地区人群的饮食习惯,要注意减少高危食品比如酸菜、酱菜的摄入,甚至不摄入。
此外,还要积极改善食品保鲜条件,多吃一些富含维C的食物,这可以阻断亚硝酸化合物在胃内的合成。
在胃癌高发区,居民有大量摄入腌制食品、咸肉、熏酱食品的习惯,这容易引发胃癌癌前病变,这对胃癌有一个慢性刺激的不良作用,这部分人群的膳食结构要多多注意,少吃此类食品。
红肉与胃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红肉指的是牛羊猪肉及肉制品,可以适当少吃一些红肉,多吃一些白肉,如鱼、鸡、兔肉等。
还有,要少吃一些火锅、麻辣烫等食物,这些食物对食道胃粘膜形成刺激,适当食用或者少吃,还有少喝酒,尤其长期饮用白酒对胃粘膜慢性损伤,易于诱发胃癌。
二级预防即对发病原因的预防:
很多“小胃病”的人,该注意啦!
在临床上,对高危人群和癌前病变人群进行严密观察和随访,可以预防胃癌的早期发生。胃癌的发病率有可能降低 ,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得以提高,从而使患者得到更早的治愈。 对胃癌早期发现,胃镜是最好、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胃镜包括多种手段:
普通、舒适、麻醉、胶囊、超声、放大等,技术发展已经非常先进,对高危人群应尽早做胃镜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可以作为筛查胃癌高危人群的重要方法,对感染阳性者需要进一步检查。
常见的有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非侵入、无痛苦、准确性很高且费用低廉。
二级预防中,应积极治疗癌前疾病或者病变,目前已知的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有几种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胃粘膜息肉、胃溃疡、中重度异型增生,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
尤其有胃癌症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长期未愈,发病率较高。
对上述情况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定期随访和观察!
胃癌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指的是临床期和康复期预防,主要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防止疾病致残,主要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正确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案,尽早消除癌症,尽力恢复功能,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重返社会。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提醒:看完这些内容,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山西肛泰肛肠医院预约挂号中心】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