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吃完饭总是反酸水,那滋味真是难受”
“哎,这么多年来,烧心不断,尤其是饭后更严重,可真没辙了”
“总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堵在那,太不舒服了”
以上的症状,你是否也有呢?明明身体好得很,怎么会一直会烧心、反酸水、咽部不适?这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全球的发生率2.5-51.2%,并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感。所谓的烧心就是胸骨后火烧火燎的感觉;
反流就是胃内食物向咽喉或口腔方向流动。
正常情况下,胃会通过壁细胞分泌胃酸,胃酸反流到食管对食管黏膜就会有损伤,同时人会有胃酸烧灼的感觉,这就是反酸、烧心。
除了反酸烧心外,有一些人还会出现食管外的一些表现,比如有的病人会出现胸痛(非心源性胸痛),这种胸痛一定要跟心绞痛、心肌梗死相鉴别。
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呼吸系统的表现,如有的病人会出现咳嗽,尤其是夜间呛咳。
还有的病人会出现咽部的异物感,总觉得嗓子有东西上不去下不来,中医上叫做“癔球症”。
胃食管反流能根治吗?
造成胃食管反流的因素比较多,机制也比较复杂。
能否治好,需要知道患病的原因。
造成这个疾病的主要原因是LES(食管下端括约肌)抗反流屏障功能的减弱、食管对返流物清除能力减弱、食管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如果是因为服用某些药物或者肥胖、妊娠造成的抗反流屏障功能的弱化,那么停止服用这些药物或者减重,妊娠结束,胃食管反流自然就会好转。
如果因为硬皮病或者糖尿病胃轻瘫等器质性疾病所致清除反流物能力下降造成胃食管反流,那就比较难以治愈。
但是总体来说,胃食管反流病是一个容易复发的疾病。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依靠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
患者停药后症状容易再次发作的话,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需维持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从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及并发症的角度而言,一般需要维持治疗。
因此对于首次治疗停药后症状再次出现,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按需维持治疗。
对于有报警症状出现(如吞咽困难,吞咽痛、出血,体重减轻或者贫血等)需要及时去专科医生处就诊,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