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者做胃镜检查后
发现患有“萎缩性胃炎”
云里雾里上网一搜索
被“可能癌变”吓得不轻
萎缩性胃炎离胃癌有多远?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黏膜不但保护着胃组织不被各类危险因素侵害,还可以分泌消化液(胃酸、胃蛋白酶),利于食物的消化。
当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时,就会导致其固有腺体萎缩、减少,就成了“萎缩性胃炎”。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
萎缩性胃炎有何表现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指出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萎缩性胃炎到癌变有多远
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萎缩性胃炎确定为胃癌的癌前期病变。
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
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 1%)。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尽管得了萎缩性胃炎并不一定会导致胃癌,但是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及时医治的话,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还会发生消化道出血,所以一旦发现胃炎要及时治疗和养护。
此外,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人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后,病程更长、更容易造成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几率。如今很多年轻人对胃衰老没有意识,导致胃癌患病率增加。
患者病情不同,随访建议也就有差异:
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做一次胃镜和病理随访;
中重度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6~12个月复查胃镜一次;
轻中度异型增生者,每6个月复查胃镜一次;
重度异型增生者确诊后,需立即进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切除病灶;
有些患者尽管没有症状,并不代表病情没有进展,应遵循上述原则定期复查。
改掉伤胃的坏习惯
重口味饮食:高盐食物不仅会加重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会对胃黏膜的保护层造成损伤。偶然的损伤可以快速修复,但如果一直是高盐饮食,这种损伤就是持续性的,在此基础上,胃黏膜就踏上了 “萎缩-肠化-癌变”之路。其中,高盐食物的代表——“咸菜和烧烤”,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可以在体内产生大量亚硝基化合物,这同样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
喝高度酒:有些研究认为少量地饮用低度酒对胃癌有保护作用。但是当饮用的酒精量超标时,一般只要是酒精饮品在 20° 以上,每小时饮用超过 100 毫升,对胃黏膜的损伤就开始了,同时有可能还会导致急性腹痛和胃出血。另外,酒精是明确的一级致癌物,对身体多方面都会造成伤害,所以能不碰就不碰。
边吃边说:常听人说“吃饭要细嚼慢咽”,这真是好的进食习惯。相比大口吃饭,更推荐细嚼慢咽。吃饭时说话或大口吞咽,会咽下更多的气体,越容易有嗳气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同时吃得快,还容易造成食物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这也是口腔癌和食管癌的隐患。
常服胃刺激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消炎药,还有布洛芬等都是会对胃造成刺激性的药物。很多中老年朋友患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都需要阿司匹林,用药期间如果忽视了对胃的保护,一样会造成胃黏膜损伤以及随后的疼痛、出血。
饮食不卫生:饮食卫生与否,看起来只是小事一桩,但养胃还是伤胃有时候就由这类小事决定。如果饮食不注意卫生,带有病原体的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胃肠道炎症,甚至还可能带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依赖止痛药:很多人对胃部隐痛、腹胀等状况很不重视,能忍就忍,能拖就拖,实在不行吃片止痛药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