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经常很疑惑,我平时胃没什么不舒服,为什么会得了萎缩性胃炎?得了萎缩性胃炎就是指我的胃缩小了吗?
其实,并不是!
慢性萎缩性胃炎定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长期的反复损害,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消失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慢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究竟是什么萎缩了
胃壁分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胃黏膜层的固有腺体萎缩。根据腺体萎缩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简单来说,萎缩性胃炎就是指胃黏膜层变薄,而不是胃变小。
患者临床表现
胃黏膜萎缩主要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胀闷,也可以有恶心、嗳气、胃灼热、上腹隐痛、腹泻,少数患者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情况,但部分患者可以没有症状。
需要注意 :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显着不适症状者未必会有胃黏膜萎缩。
患病原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胃内攻击因子(损害胃黏膜的因素)与防御修复因子(机体本身具有的保护因子)失衡有关。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攻击因子。现已证实,80%以上的慢性胃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与炎症分布相一致;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明显增加了患者胃黏膜发生萎缩和肠化的机会。
此外,自身免疫、胃十二指肠反流,以及一些外源因素,如酗酒、服用某些解热镇痛药物、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导致胃黏膜炎症。
长期胃黏膜炎症而演变成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其实在就是胃黏膜老化,原本多见于老年人,是全身机体老化的一部分;但目前在轻中年患者中也常见,在临床上30岁不到就发生萎缩性胃炎者也不少。
常见治疗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者发生胃癌的危险度增加,日常常见治疗方法有:
● 抑酸或抗酸治疗
萎缩病变局限,有胃粘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 根除Hp,祛除病因,改变生活习惯。
● 助消化药物
当腺体萎缩,粘膜屏障作用减退,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弱,致胃排空延迟,上腹胀满,使用消化酶类药物,可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 胃肠动力药
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
● 解痉药
当胃炎导致胃痉挛性疼痛时可适当选用抗胆碱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