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上厕所了吗?你通常大便时在厕所里蹲几分钟?十分钟?还是半个小时起?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80.0%。女性慢性便秘患病率高于男性!什么是便秘?
便秘通常由于粪便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及时有效清除,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引发便秘。
便秘是一种症状,其表现为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便秘?
便秘虽然常见,但还是有很多人对便秘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如果不是每天排便就是便秘,这是不对的,人与人之间存在饮食、作息以及体质上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大便的形成与排出,所以排便情况会存在个体差异,未必所有人都能 1 天 1便。
便秘的症状以排便费力最为常见,如果你每次都能很轻松、迅速的排便,而且不需要使很大的劲,一周排便3次以上,就说明你没有便秘。
便秘能否自愈呢?来看看便秘的分类根据病程长短的不同,可以把便秘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便秘指近期突然发生的便秘,多由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肠绞窄、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肛门周围疼痛等)或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情绪抑郁、精神打击、心理创伤或进食过少、过食热燥食物等引起。急性便秘一般发病较急,持续时间短,当导致便秘的疾病痊愈后,便秘也随之改善。若便秘的病程超过6个月,则为慢性便秘,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肠道功能失调、器质性疾病(如结肠癌)、药物引起(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另外,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将便秘分为继发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2大类。继发性便秘与肠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有关。功能性便秘主要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排便习惯、饮食习惯及精神压力等引起。便秘有哪些危害?便秘的出现会让人身心不适,肠道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被大量吸收,首先会干扰大脑功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其次还会引起皮肤暗沉、长斑、口臭、肥胖等;长期费力排便容易引起痔疮、肛裂、直肠脱垂、“粪石性”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甚至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因为便秘而滥用含蒽醌类成分的泻药容易诱发结肠黑便病、结肠息肉等。
便秘了,怎么办?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具体包括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
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日定时排便,如清晨或餐后2小时排便。不要抑制便意,且排便时保持注意力集中,不玩手机,减少外界因素干扰。推荐便秘患者采取蹲位排便姿势,长期卧床、床上卧位排便时,床头抬高呈斜坡状,以利发挥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力,助于排便。
每日补充膳食纤维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粗杂粮如麦麸、藜麦、燕麦、糙米、小米、薏米、及加工粗糙的大米、小麦等;水果如树莓、梨、带皮的苹果、香蕉、橘子和草莓等;以及新鲜的蔬菜、薯类、豆类、菌藻、坚果等。推荐每日摄入25~35g膳食纤维,且应在几周内缓慢增加,因为如果突然摄入较多,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胀和嗳气。
适量饮水
除一日三餐外,要额外饮水,增加粪便中的含水量,使粪便松软,更容易排出,推荐水的摄入量为1.5~2.0 L/d,饭前饮水、喝汤,饭后不要立即饮水,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量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乒乓球、跳舞等,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运动要量力而行,避免损伤身体、出汗太过。
调节心情
建议每天早睡,最迟晚上11点开始入睡,保证每天约8小时的睡眠时间,养足精气神,工作有节奏而不紧张,多放松心情、放松身体、给自己减压,保持心情愉悦。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增加粪便体积、含水量、促进肠道蠕动、产生排便反射、成功排便。
如果便秘持续的时间较长,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明显诱因便秘异常反复,建议就医进一步检查,找出便秘的原因,针对性治疗。
山西肛泰肛肠医院提醒:看完这些内容,如果还没有解决你的疑问与困惑,可>>点击免费咨询,或在微信搜索公众号【山西肛泰肛肠医院预约挂号中心】对您的疑问进行免费咨询。